资讯详情

北京亦庄创新发布 9条政策重奖生产和研发 成立联盟打造产业全链 经开区“双向”支撑星箭网络产业发展

北京政策 阅读量:

      北京经开区瞄准星箭网络产业发展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宣布成立北京亦庄星箭网络产业联盟。政策、联盟的双向支撑焕发了产业生态新生机,为将来北京经开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星箭网络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筑牢了发展基石。

  依托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紧邻航天科技一院的区位优势,一直以来北京经开区着力打造“火箭一条街”。以商业火箭为代表,当前北京经开区集聚180家卫星网络关联企业,基本覆盖卫星发射、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及运营、地面设备制造等四大主要领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商业航天30强”中,北京经开区独占9席,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当前,全球星箭网络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各地围绕相关产业优质资源的争夺明显加剧。北京航天资源丰富,在设计、研发、核心制造、测试等环节优势明显,并提出将星箭网络产业作为推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在如此背景下,北京经开区如何乘势而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形成星箭网络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记者在发布会上找到了答案。

  新政策护航

  鼓励研发最高奖励5000万元

  从企业规模化运营、关键基础研发、核心产品创新突破、共性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链协同开放、产业基地建设、投融资服务、标准制定修订到高端人才引进,为进一步促进星箭网络产业发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北京经开区从九个方面出台具体支持举措,全方位推动北京经开区星箭网络产业发展。

  “《实施办法》重点针对星箭网络产业特点,着力解决行业难点、痛点问题,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蔡继征说,“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我们支持企业规模化、协同化发展;为鼓励企业做优做强,我们全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为解决企业现实需求,我们设立商业保险补贴;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我们保障产业用地指标;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鼓励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此外,我们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星箭网络产业人才发展。”

  《实施办法》鼓励相关头部企业在北京经开区布局总部基地,落地高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对年产值首次突破一定规模的,按不同档次给予资金奖励,最高1000万元;鼓励星箭网络产业协同发展,根据采购区内企业产品订单给予资金奖励,并支持应用场景优先在北京经开区落地。

  面向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航天关键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符合“白菜心”工程的,给予研发费用50%的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对新引进或新获批的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按照国家级、市级、经开区级分别给予不同资金支持。

  对在北京经开区依法从事星箭研发、生产或发射经营的企业,给予商业发射保险补贴费不超过市级标准1∶1的配套资金支持,对成功入轨的同一型号火箭,给予第1-3发不超过发射测控服务费50%的资金补贴。

  在瀛海、青云店等现有城市更新空间布局星箭网络企业,围绕卫星网络总部、系统研发、总装集成、核心关键部件制造、系统运控、运营服务等,引导卫星网络产业集群化发展。

  鼓励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并给予最高50%的贷款贴息支持。

  此外,北京经开区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出台涵盖“奖、扶、培、服、住、医、教、户、行、誉”十个方面的具体支持举措。尤其是航天人才关注的户籍和住房两方面,优先办理落户和工作居住证,并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专供航天人才,吸引这些优秀人才向星箭网络企业集聚。

  新联盟聚力

  首批囊括41家星箭网络新势力

  扩充星箭网络产业“朋友圈”,凝心聚力共筑“航天梦”。为进一步加强星箭网络产业研究,促进企业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星箭网络产业实现有序、快速、健康发展,北京经开区发起组建北京亦庄星箭网络产业联盟。

  “商业航天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的增长极。当前,中国商业航天的行业规范化发展,亟须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和先进性的商业标准,促进和保证商业航天行业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在北京经开区的牵引下,通过联盟的带动和联盟成员的合作机制,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同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国家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说。

  联盟一经成立,首批便迎来了41家星箭网络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单位和50余位行业专家加入联盟,不仅包含火箭、卫星等研制企业,还包含了卫星应用及运营、地面设备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以及促进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

  第一枚商业火箭、第一枚进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运载火箭、第一家实现连续成功发射以及一箭多星的民营企业、国内第一台8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全程试车成功、第一套箭载Ka频段高码率天基测控系统、“灵鹊”遥感星座第一颗技术验证星灵鹊一号A星成功发射……首批入驻联盟的企业创造了一项项商业航天的“第一”,不仅筑牢了北京经开区星箭网络产业发展根基,同时也为联盟发动了强力引擎。

  “联盟的成立通过促进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培育产业生态,让北京经开区成为星箭网络产业的排头兵。”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联盟将瞄准行业标准制定、产业链协同、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等方向,参与编制北京经开区卫星网络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动星箭网络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北京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扩充成员,壮大联盟影响力,推动民营航天作为国家航天的有力补充。

  新技术支撑

  商业航天企业纷纷发布新成果

  半个月前的“一箭五星”成功升天的火箭有何奥秘?什么样的新产品让卫星之间也能“发信息”?当天,来自北京经开区的3家商业航天企业带着新技术、新成果亮相,更有企业现场透露企业最新规划。

  2020年11月7日,谷神星一号遥一首飞成功,星河动力航天成为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发射至5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企业;2021年12月7日,谷神星一号遥二一箭五星成功发射,星河动力航天成为国内第一次连续成功实现业务卫星商业发射、国内首次实现一箭五星突破的民营企业。现场,星河动力航天从规划、团队、技术等方面分享了谷神星一号连续发射成功的原因。

  融为科技也进行了卫星激光通信暨卫星互联网创新产品发布。卫星激光通信创新产品为高速星间激光通信载荷研制、高速星地激光通信载荷研制,实现星星、星地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卫星互联网信创新产品为“星网”卫星信关站基带设备。该产品已经顺利交付,并成为国家星网公司的首发星——融合试验卫星01/02卫星地面信关站内的核心设备,圆满完成了融合试验卫星高速数据传输任务。

  蓝箭航天则透露了新计划:蓝箭研发中心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构建大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中心——通过搭建基于系统工程的研发体系,实现贯穿运载火箭研发全流程数字化,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依托航天科技一院和良好营商环境,北京经开区聚集大量人才和科研资源,做强‘南箭’具备先发优势。在与‘北星’的协同发展上,我们将从研发、制造、应用等各个环节,加强与‘北星’企业的联合攻关,提供生产调试空间,打造高端应用场景。”蔡继征表示,“当前,我们正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着手编制北京经开区卫星网络产业发展规划,从空间、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强统筹谋划,从联盟、平台、体系等方面培育重点工程,我们希望,将星箭网络产业打造成北京经开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政策护航、联盟聚力、企业新技术支撑,三足鼎立的北京经开区星箭网络产业未来将迎来怎样的改变?对此,相关专家分析,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北京经开区产业基础,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有望形成国际一流的运载火箭研发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星箭网络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可突破百亿元。融媒体中心记者卢金曦

  企业说

  利好政策坚定了未来发展信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说明了北京经开区对于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支持,一系列利好政策不仅将吸引新企业入驻,坚定了像星河动力航天一样已经落地北京经开区的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星河动力航天CEO刘百奇说。

  “星河动力航天的发展离不开北京经开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良好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此次新政策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了北京经开区星箭网络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刘百奇表示,此次出台的《实施办法》,企业比较关注产业化落地土地审批、人才落户以及研发补贴等方面的内容,并且针对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下一步规划。

  当前,星河动力航天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正在加速研制中,预计2022年末至2023年初实现入轨首飞。刘百奇说:“我们也计划在北京经开区开展高附加值火箭零部件的生产,同时进行谷神星一号固体火箭的批量化生产。”

  发布会当天,北京亦庄卫星网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星河动力航天就是首批加入联盟的企业之一。“联盟的成立有助于商业航天企业协同发展。”刘百奇认为,联盟接下来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代表民营航天争取政策支持;联合民营航天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共建大型实验平台,通过共享,降低企业成本,资源节约化利用。  

  为星箭企业发展送来“及时雨”

  “随着企业估值和营收规模的不断扩大,场地、人才、技术、资金等需求都在飞速地膨胀,企业经营成本也呈几何级的增长趋势,如何在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尽力降低经营成本的博弈中寻求平衡点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零重空间董事长兰利东在得知北京经开区出台了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新政策之后,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此次出台的政策直面企业需求,靶向施策为企业发展发动了新引擎。”

  零重空间是北京经开区孵化的首批卫星企业,具有全系统自主研发能力,人员配置涵盖卫星8大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有领军人物。现阶段,产品自主化率达到70%以上,国产化率90%以上,EPS(电源管理器)、OBC(星务计算机)、PLA(载荷管理器)、通信板卡及结构等产品的功能、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零重空间正在组建由166颗低轨遥感卫星构成的“灵鹊星座”,目前已完成9颗卫星的在轨交付任务,2022年计划完成10颗任务星发射,2025年前完成星座一期组网。届时,“灵鹊星座”有望实现“直播”地球。

  “落地北京经开区发展以来,零重空间从咿呀学语到现在羽翼渐丰,已然成为卫星行业的领军企业。当前企业仍处爬坡阶段,非常渴望能够在经营场地、高端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资本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助力。”兰利东说,此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发布对商业航天企业来说,可谓是“及时雨”,是北京经开区对商业航天行业以及卫星网络产业链的一次精准投送。

  “新政出台为北京经开区日渐清晰的星箭网络行业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坚定了商业航天企业向前迈进的步伐。”兰利东告诉记者,零重空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卫星研制为核心,以卫星供应链服务和遥感数据应用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商业模式,并为此制定了执行层面的“出海计划”(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我国航天科技能力)和“双百计划”(百星上天,百城落地),计划在2025年前后登陆资本市场,并初步具备承接我国星网计划卫星研制和运营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