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造未来,北京经开区定下数字经济发展新目标
亦庄资讯 阅读量: 次
基础先行
谋划“一基两化多场景”工作思路
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促使数字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数字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先行。通信网络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北京经开区持续完善通信网络环境,在完成光纤网络覆盖、成为全市首个全光纤覆盖区域之后,着力打通光纤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光纤入户及应用率在居住区域达到99%,在产业区域达到90%以上,网速达到500兆/秒。
随着北京经开区持续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宽带增容,到目前,全区宽带容量增容了百万倍,在用户端也将百兆网速升级到千兆。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成为5G网络全域覆盖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众多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在企业生产、试验区域建设5G网络应用环境,让低时延、高速率的5G网络助力众多企业智能制造再升级。
为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北京经开区谋划了“一基两化多场景”的工作思路(一基两化多场景,即: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打造应用场景)。以建设“国际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持续开放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赋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其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通信网络领域,构建高带宽、广覆盖的空天一体化网络体系,在IPV6框架下,推进提升5G网络、千兆固网、政务专网等网络覆盖水平,探索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在感知领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以超高清视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政府应用,定向支撑产业数字化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布局面向数字经济场景的增量算力资源,推进已建数据中心向算力平台转型;在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加强6G、遥感等前沿技术布局,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推动北京经开区数字经济实验室落地。
强链补链
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生态链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中商产业研究院制作发布的数字经济生态链图显示,从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结构上来看,前端需要5G基站、光纤光缆、芯片等数字产业设备提供基础支撑,核心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后端实现数字化管理。
北京经开区经过持续布局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逐步清晰起来。对照数字经济生态链图来看,依托于作为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内引聚、培育了一批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创新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向行业领域应用,创造出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的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陆续在区内出现,甚至形成行业领域示范。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北京经开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不仅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从整体情况看,70%企业处于三级集成级水平,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小米智能工厂、亦庄水务智能水厂相继还建成了支撑系统完成全面集成、全厂无需人员干预的“黑灯工厂”。在车联网方面,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区内启动建设后,已经完成示范区1.0阶段的建设,经过路测设施的建设,在10多公里的示范城市道路上,可实现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赋能,也为低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和传统非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辅助预警和信息服务。
接下来,北京经开区将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信创产业五大领域入手,不断升级完善数字经济生态链。其中,在技术创新领域,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推动北京经开区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落地;聚焦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和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和科技研发。在产业协同领域,探索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由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津、冀两地核心企业共同搭建京津冀产业协同数字平台。
数字赋能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纷纷落地
亦庄置业利用数字技术搭建的智能化能源设备运维平台,在提升园区精细化管理上发挥着作用。在智能化能源设备运维平台看到,15个区内产业园区的项目位置标识在经开区电子地图上,各项目月度用能数据、总体用能数据、节能趋势分析数据一一显示在大屏上,用能情况一目了然。除了日常智慧化管理,该平台依托收集积累的大数据来掌握整体节能情况,对各项目节能效果不佳、用能波动大的情况,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根源,制定改进措施促进节能。2019-2020采暖季,该平台投入了运行,实现节约蒸汽约18326吨,节约能耗费用约534万元。